至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创新建设强推光谱仪器应用项目研发
发布时间:2023-02-09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依照边基建、边招人、边科研、边转化的要求,加快推动各方面建设,科研与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1是边基建,项目建设完成预定目标。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园区位于集美区杏林湾路,用地面积97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项目于2015年10月11日开工建设,2016年12月30日工程建筑主体结构提早封顶,已完成投资1.7亿元,预计2017年底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2是边招人,初步建成1支科研团队。依托集美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大厦,边组建团队、边展开科研。现有科研人员60名,60为博士学油泵无工作声位,40为职称,超过30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引进6个产业化研发团队,涵盖稀土清洁分离、稀土2次资源循环利用、纳米生物医学材料、高效力稀土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发,和高性能电化学储能材料及系统等领域。2016年有2人入选福建省第2批特殊支持人材双百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材和青年拔尖创新人材,1人获第力联思是CVC投资公司与荷兰皇家帝斯曼的合资公司8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
3是边科研,承当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2015年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类项目33项,取得资助经费3144万元,2016年取得各类项目资助2140.9万元。其中核医学成像用溴化镧基闪烁晶体的研发获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资助,离子型稀土矿钇分离新工艺及高纯化产业示范项目获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资助。稀土光电功能材料研发平台总投资4000万元,重点推动新1代暖白光LED用红光荧光粉、抗紫外稀土改性高份子薄膜、新1代射线探测器件等项目产业化。
4是边转化,支持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成立中烁光电、奥德生物、卓厦光电、天稀科技等7家产业化公司,展开溴化答:同轴度是实验机在施加力的进程中镧闪烁晶体、生物医疗仪器、光谱仪器及利用等项目研发。企业创新发展方面,与赣州稀土团体合作,采取模糊萃取等技术实现对氧化钕的高纯化分离,利用该技术年产5N高纯氧化钕40吨的生产线已投产,年产值2000万,产品价格比普通氧化钕高出60,已利用于北斗卫星天线等高技术产品;与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范围化制备新型功能吸附材料新工艺,设计、研发和集成可用于稀土工业废水处理的特殊结构吸附装备技术,实现稀土的高效富集回收;与3达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稀土资源绿色高效回收配套用新型液相支持膜分离设备的开发及产业化;与中广核研究院签订协议,进行210Po气溶胶新型稀土基多元牺牲捕捉剂等材料、技术和设备的开发;与金旸团体签订协议,成立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金旸高份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启动高性能尼龙/石墨烯材料项目的研发。